• <big id="ek5pw"><em id="ek5pw"><track id="ek5pw"></track></em></big>
  • <th id="ek5pw"><video id="ek5pw"><span id="ek5pw"></span></video></th>

    <th id="ek5pw"></th>

    話說特技飛行動作

    發布日期:2018年12月06日     作者: 信息員     瀏覽數:1929    分享到:
    分享到:

        

    在各種航展上,特技飛行表演一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著大眾的眼球。但是很多人對于那些特殊的飛行動作看得眼花繚亂,只是感覺好看、刺激,對于解說也聽得稀里糊涂。我們通過俄羅斯人繪制的一組說明圖,形象直觀地來了解幾個典型的特技飛行表演動作,以后再看特技飛行表演的時候,你就可以和朋友吹吹牛了。

     

    ——鐘形機動

    圖片1.png

     

    飛機先是平飛,拉起向上,機頭指向正上方時上升速度也減為零,隨后機頭逐漸轉向落下,飛行軌跡就像是一個敲鐘,鐘形機動也就是由此得名。這一動作首次出現在1988年的范堡羅航展上,當時蘇聯試飛員克沃丘爾駕駛米格-29OVT展示了這一機動動作。

     

    ——桶滾

    圖片2.png

     

    飛機沿著自身的水平軸線作360度滾轉,這個動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當時美國人丹尼爾·馬洛尼(Daniel Maloney)首次完成了這個動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一特技動作挽救過無數飛行員的生命。因為在作桶滾時,飛機以螺旋線軌跡飛行,使得尾追的敵機難以預測飛行軌跡和瞄準。

     

    ——殷麥曼

    圖片3.png

     

     

    飛機起始按照平飛進入正筋斗來做的,完成半個筋斗,在筋斗的頂點,飛機突然做半滾,由倒飛姿態重新轉入正飛,平飛退出。

    這是以一戰德國王牌飛行員殷麥曼的名字命名的一個特技飛行動作,也有人把它稱作戰斗轉彎,再形象一點,也有人稱其為上升半滾倒轉。1915年,德國飛行員馬克斯·殷麥曼(Max Immelman)率先在??薊.III上完成了這個動作,當年殷麥曼年僅25歲。這個動作能夠讓殷麥曼在作戰中迅速贏得高度并能成功追擊高度較大的敵機,獲得尾追優勢。在一年時間內,殷麥曼憑借這一絕活擊落了15架敵機,以至于有些英軍飛行員看到殷麥曼的飛機唯恐避之不及。

     

    ——平螺旋

    圖片4.png

     

    飛機以很陡的軌跡呈小半徑螺旋下落姿態,很像在空中旋轉飄落的樹葉。這是個對飛機和飛行員水準要求都很高的動作。20世紀初,當時螺旋是致命飛行事故的主要原因,那時人們認為一旦進入開瓶鉆式的螺旋就不可能改出,只有等死的份兒。但在1916年9月24日,康斯坦丁·阿丘羅夫(Konstantin Artseulov)駕駛一架紐波特-21型飛機徹底打破了這一說法。他在2000米高度上有意進入螺旋后再成功改出。此后俄羅斯軍方建議在飛行學校中加入螺旋改出訓練內容。今天,螺旋改出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在特技飛行競賽中更是屢見不鮮。

     

    ——庫爾比特

    圖片5.png

     

     

    這個動作看上去個后空翻。1995年俄羅斯特技飛行員弗羅洛夫在巴黎航展上駕駛蘇-37首先完成了這一動作,當時也有不少人把它稱作弗羅洛夫輪盤。為啥有人叫它庫爾比特?據說庫爾比特是一種古代印度兵器,這種兵器外觀是一種內部帶利刃的環形兵器。但這一特技動作只適用于帶推力矢量的噴氣式飛機。

     

    ——錘頭機動

    圖片6.png

     

     

    飛機先從平飛轉入垂直向上,然后逐漸減速,機頭緩緩向一側擺動,從豎直向上位置漸漸進入水平進入垂直向下,最后俯沖退出,整個錘頭機動的看點在于,飛機完成上升、倒轉和俯沖的全過程中,整個機身平面基本保持在鉛錘平面內,這也是這個動作的難度所在。

    這個動作的創立者是20世紀20年代德國飛行員杰哈德·菲茨勒(Gerhard Fieseler)。從軌跡上看,這個飛行曲線有點像鐵錘的錘頭,故而得名錘頭機動。在空中格斗中,錘頭機動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因為飛機在高點機頭指向緩慢變化時候,飛機就像是掛在空中不動,那會成為敵機極好的靶子。但在特技飛行表演中,這個動作的確令人驚嘆,夠炫目。

     

    ——萊維斯曼

    圖片7.png

     

    這種動作咋看像錘頭機動,但它實際上并非在鉛錘平面,而是在50-60度的斜面上完成的錘頭機動,當然這個動作如果直升機來做是最搶眼的,因為直升機幾乎可以無半徑原味轉彎。大多數人認為這個動作是1930年法國飛行員最先完成,當時也有人稱其為繞山轉彎。這個動作在近距離格斗中比較有價值,尤其對于今天武裝直升機,它可以讓武裝直升機由一次進入脫離迅速轉入二次進攻,讓敵方難以防范。

     

    ——眼鏡蛇機動

    圖片8.png

     

     

    飛機先是水平飛行,突然機頭迅速拉起,仰角迅速增加,最大可達110度,形成機尾在前,機頭在后的姿態,活脫脫一條仰頭發威的眼鏡蛇。此后機頭再逐漸恢復水平位置,重新進入平飛,整個過程中飛機總體飛行軌跡大致保持水平,上下起伏不大。

    這一動作最初的創立者是蘇聯功勛飛行員沃爾克,但普加喬夫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率先公開表演了這一動作,令這一特技動作聞名天下,也因此被人稱作普加喬夫。當時普加喬夫展示這個動作時并非事先通知主辦方,以至于現場許多專業人士看到機頭猛地仰起達到過失速狀態,為飛機了致命故障,即將墜毀。但結果是飛機平安無虞,普加喬夫技驚四座。


     

    上一篇:中國第一座飛機場——南苑機場 下一篇:沒有了!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

  • <big id="ek5pw"><em id="ek5pw"><track id="ek5pw"></track></em></big>
  • <th id="ek5pw"><video id="ek5pw"><span id="ek5pw"></span></video></th>

    <th id="ek5pw"></th>